社區電梯防疫的重要
2019年年底,COVID-19病毒肆虐全球,傳染途徑百百種,大眾交通鄰座座位、參與聚會、上班在同一空間等,都是常見造成感染的途徑。而這也是為什麼,各國政府呼籲民眾保持一公尺至兩公尺的社交距離。
在人口密度高的國家,許多民眾居住在集合式大樓裡,而搭乘電梯是很難保持社交距離的。多國均有傳出被懷疑是在搭乘電梯時感染病毒的例子。
社區電梯感染案例
高雄鳳山
在上一波國內疫情爆發時,高雄鳳山就有一棟60戶居民的小型大樓傳出社區感染。共計五位居民確診,而這五人分屬兩戶人家,但彼此並不相識,且分別居住在不同樓層。調閱監視器後發現,兩戶人家分別在同一天不同時間搭乘過電梯,因此專家推論感染途徑就是電梯,該社區僅有一台電梯,且空間狹小僅能容納3-5人。
韓國首爾
疫情爆發初期,韓國首爾就傳出一名女性與確診者搭乘同一部電梯,雙方並無講話交談,短短一分鐘的時間便被感染。據了解,當時雙方都沒有戴上口罩。
中國內蒙古
同樣也是疫情爆發初期的案例,當時民眾還沒有戴口罩的觀念。一位內蒙古的男子確診,但並無可疑的外出接觸史感染途徑,也未去過果貿市場。經過調查發現,住同社區的鄰居確診,雙方搭乘過同一部電梯。
參考資料:電梯內間接感染!廣東驚曝真實案例…
社區電梯防疫6妙招
韓國醫學會主席崔在旭(Chae-Wook Choi)就指出,電梯是狹小空間,要保持2公尺的安全距離有一定難度,病毒仍可透過微小的飛沫侵入人體肺部,碰觸電梯按鈕上殘留的病毒也會受到感染。
以下6個搭乘電梯的大原則供大家參考,當然,落實正確戴口罩仍然是重中之重。
- 電梯內勤清潔消毒
- 乘坐時不交談
- 能爬梯就不搭電梯
- 面壁站避免接觸他人
- 避免直接用手碰觸電梯按鈕
- 安裝電梯免接觸感應系統
安裝電梯免接觸感應系統,在海外多國儼然已成為一股潮流,在香港就有多間社區已有安裝Pure Care電梯免接觸感應系統。
Pure Care 電梯免接觸感應系統8大優勢
隨著近年疫情影響,消費者使用電梯的習慣逐漸改變,我們推測在未來3~5年,免接觸感應系統將成為主要趨勢。醫院診所、月子中心、辦公大樓、大眾運輸、社區透天、停車場、百貨公司、學校院所、機場等公共場所,都是非常建議安裝Pure Care電梯免接觸感應系統的場所。
透過獨家研發的專利感測技術,可為電梯按鈕面板提供額外的輸入訊號。使用者無需觸碰按鈕,只需將手指靠近,距離1公分以內即可啟動按鈕。
- 隔絕病毒:有效隔絕病毒接觸感染、
- 省錢快速:快速安裝,維護0成本、
- 多重認證:多國專利、
- 節省人力:降低電梯損耗,節省人力成本、
- 免改設定:不必更改電梯原始設定、
- 高適用性:市面上99%電梯型號皆適用、
- 好感度UP:先進設備,加深消費者信賴、
- 成熟技術:已有多則成功案例,技術成熟穩定。
別讓電梯成為病菌的溫床
報導指出,病菌平均殘留在按鈕上的時間為2~9天。
根據醫院感染雜誌(The Journal of Hospital Infection)最新發表的文章,審視了過去22份針對冠狀病毒的報告,指出如SARS、MERS等感染病毒,可在無生命狀態的表面上持續生存,且根據材質的不同,停留時間最短5分鐘,最長可達9天。
- 鋁製品:2~8小時
- 塑膠:5~9天
- 紙張:4~5天
- 玻璃:4~9天
- 木製品:4~5 天
- 不鏽鋼:2~9天
- 外科手套:6~8天
- 衣服:1~2小時
One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