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到了季節轉換,眼睛就開始癢個不停?特別是春天。為什麼呢?因為一到了春天,春暖花開,百花齊放,空氣中的花粉引發過敏性結膜炎,眼睛奇癢難耐。如同編輯自己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一樣,一發作起來真的會讓人躁鬱不已!
過敏性結膜炎除了季節性引發的之外,還有遺傳性的異味性結膜炎,以及長期戴隱形眼鏡造成的結膜炎。
眼睛是靈魂之窗,是人類最重要的感官,就算是看似輕微的結膜炎也千萬不可以忽視,所以透過這篇文章帶你了解四大常見過敏性結膜炎,以及如何治療及預防過敏性結膜炎的方法。
4大類過敏性結膜炎
季節性過敏結膜炎
季節性過敏性結膜炎比較常見,症狀也相對輕微,好發於季節轉換及春季時,因花粉、袍子所引發的過敏反應。
症狀有眼睛刺痛、紅癢、眼皮腫,有時甚至會導致視力模糊,也可能伴隨打噴嚏、流鼻水的過敏現象,但症狀較短暫。患者除了眼睛紅之外,上眼皮翻起來看到的眼瞼結膜部位,可能會有鵝卵石狀的凸起(圖1),在輪狀部位也會有白色的小點(圖2)。
常年性過敏結膜炎
除了上述所說的較常見的季節性結膜炎,常年性結膜炎同樣也是因為特定過敏源所引起。如:塵蟎、動物毛髮、黴菌等。症狀同季節性結膜炎,會產生眼睛癢、紅腫等症狀,也可能會有過敏性鼻炎的症狀同時發生,如打噴嚏、鼻子癢、流鼻水。一般來說發炎的部分是在結膜上,較少會影響到視力。
異位性過敏結膜炎
通常發生在本身具有異位性體質的病人身上(如異位性皮膚炎),特別好發於成人,且不僅限於春季或季節轉換時才會發生。
症狀有:眼瞼溼疹、發炎的現象,結膜出現充血,乳突狀增生,結痂和萎縮。不同於上述兩種結膜炎,異位性結膜炎的眼瞼結膜乳突狀凸起較小,不會有鵝卵石狀凸起(圖3)。另,可能會合併角膜新生血管,甚至是角膜結痂及混濁(圖4)。
隱形眼鏡性過敏結膜炎
顧名思義,隱形眼鏡性結膜炎就是由於配戴隱形眼鏡所引起。由於鏡片及眼球表面的摩擦、及眼球對鏡面表面的蛋白質過敏有關。
常見的症狀有,戴隱形眼鏡時有黏液分泌物、異物感、眼睛發癢,更甚者會影響視力。
隱形眼鏡性結膜炎又稱「巨大乳突性結膜炎」,因為眼瞼內側會產生巨大乳突(圖5)。
而最嚴重的併發症即是「角膜潰瘍」,會對視力造成影響,千萬不可輕忽。
如何預防季節性、常年性過敏性結膜炎
方法一:遠離過敏源
減少接觸過敏源是避免引發季節性及常年性結膜炎最重要的一點。
常見過敏源有塵蟎、黴菌、花粉、黴菌等。
建議可以到診所進行過敏源診斷,以便日後能避免接觸過敏物質。
方法二:打掃環境
如果想要預防過敏發作,常打掃、保持環境整潔是很重要的一步,少用布質窗簾、地毯也是必要的,如此一來,可以避免灰塵堆積。
方法三:曝曬寢具
身為過敏兒,每次換上新床單之前,絕對不能偷懶少做非常重要的一步-把棉被、棉被拿到太陽底下曬1-2小時。曬完太陽之後的寢具,會有一個「太陽味」,對於編輯個人而言,太陽味=不被噴嚏打擾的安心的睡個好覺。
方法四:紫外線殺菌燈消毒環境
傳統的曝曬寢具方法有效,但寢具重量不輕,還得搬到室外曝曬,確實增加許多麻煩。現在,拜科技所賜,用紫外線殺菌燈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!
根據許多國外研究團隊指出,照射UVC紫外線不僅能夠有效殺死新冠病毒,也能有效殺死常見的細菌和病毒,過敏兒的頭號殺手-塵蟎,也能一併殺死。
而上述提到的「令人安心的太陽味」,使用紫外線殺菌燈同樣能有此效果喔!
如何預防異位性結膜炎?
如同上面所述,異位性結膜炎通常發生在具有異位性體質的病人身上(如異位性皮膚炎),所以較難預防異位性結膜炎的發生。
如何預防隱形眼鏡性結膜炎
現代人越來越依賴隱形眼鏡,但隱形眼鏡的配戴方式與清潔千萬不可馬虎。配戴隱形眼鏡,容易因為灰塵、汗水、風沙等因素導致眼睛不適,務必詳細閱讀說明書。
正確的配戴方式:
清潔雙手 – 打開包裝檢查鏡面是否有毀損 – 使用慣用手戴上隱形眼鏡(另一手小心撐開眼瞼,避免刮傷眼球)- 眨眨眼確認是否舒適,若不適得立刻取下
正確的取下方式:
清潔雙手 – 取出鏡片 – 檢查鏡片是否有毀損(若有毀損可能有殘餘在眼睛裡的風險)-按照指示正確清潔隱形眼鏡
一般來說,會建議不可配戴超過八小時,要適時的讓眼睛休息。另外,逾期使用隱形眼鏡而導致角膜潰瘍也時有所聞,許多人為了省錢,購買「月拋型隱形眼鏡」,但卻使用了大半年!千萬為了省錢而傷了眼睛,得不償失。
如何治療過敏性結膜炎?
當眼睛發癢時,能使用乾淨毛巾冰敷5-10分鐘,能加以緩解症狀,但切記千萬不可揉眼睛。
在藥物的使用上,初期可以先使用抗組織胺、人工淚液。
若是比較嚴重的過敏反應,治療時要再加上局部類固醇。
有些難以治療的,例如嚴重的春季性或異位性結膜炎,甚至要加上口服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劑。
若在眼瞼結膜有巨乳突狀凸起而反覆摩擦角膜表面,可考慮使用治療型隱形眼鏡,但此種治療方式一定要在眼科醫師的檢查及追蹤下使用,以避免併發症的產生。
然而,眼睛是靈魂之窗,有不適時還是得盡快至眼科就醫,醫師會判斷是否為感染性或過敏性結膜炎,從而對症下藥。
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cmuh.cmu.edu.tw/NewsInfo/NewsArticle?no=7298